top of page

如何有效培養孩童的同理心:實踐指南與策略

已更新:2024年5月30日

在當代社會,同理心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尤其是對於兒童教育而言。教育心理學家 Dr. Michele Borba 強調,培育孩子的同理心不僅有助於他們的情感發展,還能夠提升他們未來在社會和職場中的適應能力和成功機率。以下是根據 Dr. Borba 的研究,旨在幫助家長和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培養兒童的同理心。認為孩子發展同理心需要基於以下九個核心要素,第一項是情感識讀 (Emotional Literacy),從體察他人的感受開始。怎麼做?


步驟一:建立情感連接

同理心的培養始於真誠的溝通和傾聽。當與孩子互動時,家長需要暫時放下所有干擾,如手機、電腦等數位裝置,並全心全意地與孩子進行面對面的交流。Dr. Borba建議家長制定並堅持實施“4T規則”:不發短信(No Texting)、不操作手機或平板(No Tapping)、不在孩子面前講手機(No Talking on a cell)及不看電視(No TV viewing)。這樣的無干擾環境有助於孩子感受到被重視和理解,從而開放心扉,表達真實感受。


步驟二:眼神交流的力量

眼神交流是感情溝通的重要橋梁。要求孩子在對話時能夠注視對方的眼睛,這不僅能增進彼此的情感連結,還能幫助孩子學會識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狀態。如果孩子對於直接的眼神接觸感到不適,可以教他們觀察對方的鼻梁,作為一個過渡性的練習。此外,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瞪眼遊戲,這種輕鬆的遊戲方式能夠在無壓力的環境下訓練孩子的眼神交流能力。


步驟三:聚焦於感覺

在此步驟中,目標是讓孩子能夠識別和表達各種情緒。透過以下三種方法,我們可以有效地協助孩子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1. 說出描述感覺的詞彙言語是表達情緒的重要工具。當孩子能夠用詞彙來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情緒時,他們不僅學會了表達,也在學習如何理解他人。例如,當孩子看到某人皺眉頭或聽到某人聲音的變化時,你可以引導他們使用像是「你看起來很困擾」或「你聽起來很興奮」這樣的語句。

  2. 提出連結對方感覺的問題問問題是一種引導孩子思考並同理他人情感的方式。通過問題,孩子可以更深入地探索和理解他人的情緒狀態。例如,當你觀察到孩子或他人有明顯的情緒表現時,可以問:「你感覺很失望嗎?」或「你是否因為某事感到擔憂?」

  3. 將身體姿態與感覺連結身體語言是情感表達的一部分,而能夠解讀這些非語言的信號同樣重要。指導孩子觀察身體姿態與情緒之間的聯繫,如「你的肩膀耷拉下來,看起來似乎很累呢」或「你握拳的樣子讓人覺得你可能很生氣」,這有助於孩子更全面地理解情緒。


步驟四:練習表達感受

當孩子能夠識別和描述自己的情感後,下一步便是鼓勵他們表達這些感受。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擬等方式,提供孩子表達情感的機會。這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情感表達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通過這些具體的步驟,家長和教育者可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效地培養和強化他們的同理心能力。這種能力將成為他們未來社交、學習和職業發展的重要基石。


Reference:

Borba, M. (2016). UnSelfie: Why Empathetic Kids Succeed in Our All-About-Me World: Touchstone.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孩子同理心的九大核心要素

Dr. Michele Borba 認為孩子發展同理心基於以下九個核心要素: 情感識讀(Emotional Literacy):情感識讀是指能夠識別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感。孩子學會如何辨識基本情緒,如快樂、悲傷、憤怒等,並且理解這些情緒背後的原因。這是同理心的基礎,因為只有...

 
 

Contact

P.O. Box 119

Tai Po Post Office

Tai Po, N.T. Hong Kong​​

+852 51112014​ (Whatsapp)

 

info@trivia-counselling.com

  • Facebook
  • Instagram
  • LinkedIn

Copyright © 2025 -  Trivia Counselling Service

bottom of page